【印尼經商】【印尼文化】在印尼經商和管理 你要先知道的事

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印尼經商和生活,如何帶領公司達到目標績效,一定要充份了解印尼文化和當地員工的思維。印尼人跟台灣人思考邏輯和處事方式相當南轅北轍,面對工作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,所以千萬不要用在台灣習慣管理方式來對待印尼員工。若執著地按自己過往的管理經驗複製到印尼,很快就會到處碰壁,不但無法提升效率,甚至是一場災難的開始。幾天前,朋友提到了幾個剛到印尼擔任管理者時另他詫異的文化差異,聽了他面臨到員工罵不得和常遲到等問題,Nina將自己的在地經驗,歸納了在幾點觀察,讓大家知道在印尼經商和管理,最好要先知道的事。

印尼經商

1.    習慣遲到
印尼人對時間的概念與態度有很的”彈性”, 印尼文叫作”Jam Karet”。不管是上班、聚餐、會議、活動、還是婚禮,遲到時間平均約為30分鐘至1個小時,大家都習以為常。而且,遲到的理由99.9%都是塞車,但究竟是否真的是因為塞車而遲到,Nina 觀察的結果是大家都習慣遲到,無論有沒有塞車。因此初到印尼的外國人,即使是重大會面,對於遲到這件事不要太上心。

nina.indo-印尼生活不NG-習慣遲到-nina@indo.jpg

2.    常常請假
印尼員工愛請假也是令外資老闆和主管常頭痛的原因之一,尤其是基層員工(保姆,司機,產線員工等)。請假的理由大多是生病(受風寒、頭痛、腸胃炎等),或者是家人生病:父母病了、老公(婆)病了、小孩病了,一個月可以生病好幾次;還有很多的是親屬亡故這個理由,家人親戚都能往生好幾遍。會預先請假的員工已算盡責,多數人是不預先通知的,常無故曠工,或使用各種理由突然不進公司上班,會讓主管頭痛到無語。

所以在印尼把重大工作只交給單一人員負責和處理,風險很高,無論何種工作最好平日訓練好備案人選。每天關心員工出席狀況,也是日常管理非常重要的細節。

nina.indo-印尼生活不NG-喜歡請假-nina@indo.jpg

3  注重面子
印尼人很看重面子,不能太大聲發怒或責駡,他們認為當面責備是讓對方很丟臉的行為,不禮貌也很難接受。對這點文化不瞭解的外國管理者,要是看到員工做錯事情,就一陣責罵,即便主管認為是就事論事,很可能隔天就會聽到員工說要離職了,因為這讓對方太沒面子 (即使犯了天大的錯誤)。

用溫和的語氣指點員工錯誤,是在印尼必定修練的管理溝通技能,遇到各種情況都先提醒自己不要大動肝火,冷靜平和地好好說話,為對方保留面子,才是印尼人接受的溝通模式。

nina.indo-印尼生活不NG-印尼人愛面子-nina@indo.jpg
4.    節假日不工作
有時候公司難免會在週末或節假日時,突然有緊急事情要處理。但是…….如果你在週末或節假日時間打電話給員工,大多會是無人接聽、關機、或在外面不方便處理。台灣人工作的拚博精神,在節假日期間如公司有緊急事件,馬立進公司或著手處理是常態,許多人更是24小時待命,LINE無論多晚都會回覆。

但如果你想要求印尼人也這樣,無論你是誰,給多少加班費,通常得到的回應是不想加班或不想多賺這個錢 (保姆、司機除外) 。所以,千萬不能預期印尼人跟著你的節奏拼命工作,因為他們更注重享受當下和家庭生活,而不是工作成就或努力存錢買房。Nina在印尼一段時間後,從試著理解到相同認同這樣的文化,節假日不工作的文化提醒著老闆和主管們應有適當的休息時間,需注重週間的工作效率和節日不打擾員工的尊重。

nina.indo-印尼生活不NG-不工作-nina@indo.jpg

5.    喜歡送禮
在印尼送禮是文化也是種生活習慣。親戚、朋友、同事、家人之間,逢年過節,婚喪嫁娶,都會送禮。去外地旅遊、出差,都要記得給親近的家人、同事和朋友們帶些伴半禮 (oleh-oleh)。禮物不用貴重,一般是當地的特色點心、紀念品等。若聽到直接開口要禮物的,也不要覺得被強迫送禮或覺得對方無禮,這是當地人常會說的話,如同”一路順風帶、路上平安”稀鬆平常。買些零食點心回來一起吃,大家就會很開心滿足了。

印尼開齋節、中國農曆新年和耶誕節,都是當地送禮氛圍濃厚的時間點,從點心、蛋糕禮盒、鐡筒餅乾、綜合食品大禮包等等,都是當地的受歡迎的送禮首選。特別是開齋節期間,別忘了給保姆、司機和警衛也都買些小禮物打點一下,慰勞一下他們平日的辛勞,為他們準備一些飲品、餅乾就可以了。如果遇到朋友客戶同事婚喪嫁娶、公司開業、喬遷等等,一般都會送個大花牌,上面寫著收禮者和送禮者的名字以及祝福,讓雙方都有面子。想和印尼人打好關係,記得這個送禮文化,在印尼伸手不打送禮人,多多送禮就對了。

nina.indo-印尼生活不NG-喜歡送禮-nina@indo.jpg

這篇文章沒有對印尼人任何負面的看法,僅是表達印尼人跟台灣人在工作習慣、處事方式和許多文化是不一樣的。在印尼工作不需因為這樣的差異而感到苦惱或生氣,如能預先瞭解這裡特有的文化,適應之後,掌握方法就好。只要真誠友善和互相尊重,做好印尼當地的管理工作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

Quote.Culture4.ninalifeindo.jpg

印尼電動車產業(一): 從佐科威和馬克斯的會面 了解印尼打造電動車生態系的企圖心和決心 

【印尼旅遊/印尼美食】雅加達旅遊新景點PIK2 吃喝玩樂好去處

【印尼運動】印尼高爾夫球持續盛行  Nina最常去的雅加達室內和戶外練習埸

【印尼時尚】印尼藝術國寶:蠟染( Batik)

【印尼電商/印尼網購】印尼十大網路購物平台 你在這裡買賣過產品嗎 ?

印尼生活不NG_Nina.Indo粉專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